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灯火鱼成市,帆樯藕带泥(注:此句为根据关键词创意性融入原诗意境的变体,非原诗直接内容,但以下解析将围绕此意境展开)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注:由于“灯火鱼成市,帆樯藕带泥”非原句,以下译文结合原诗意境进行创意性翻译)
向东遥望海天一色,暮色苍茫;山川地势广阔无垠,绵延不绝,城中灯火万盏,犹如繁星点点,形成了繁华的市井;江面上帆樯林立,仿佛带着泥土气息的莲藕,诉说着渔舟唱晚的故事,古木在风中摇曳,仿佛是晴天里的细雨;月光洒在平沙之上,犹如夏夜凝结的霜花,能否一同前往江楼消暑呢?那里的清凉定比你的茅舍更胜一筹。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江边楼上远眺所见的壮丽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清凉之地的向往,通过“灯火鱼成市”的意象,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热闹;而“帆樯藕带泥”则巧妙地借用了水上生活的元素,勾勒出渔舟归航、水乡风情的画面,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赏析
意境深远:诗人以广阔的视角描绘了海天、山川、灯火、星河等自然与人文景观,营造出一种宏大而宁静的意境。
情感真挚:通过“能就江楼消暑否?”的询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邀请和对清凉生活的向往。
语言优美:“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等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
寓意深刻: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一个相对宁静的环境,远离了官场的纷扰,有机会静下心来欣赏自然之美,思考人生哲理,诗人通过描绘江楼夕望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体悟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