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铜臭
唐·韦庄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玉镜台前弃脂水,深泉流汞尚盈科。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动乱的年代,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入蜀依附王建,曾任前蜀宰相,韦庄的诗风清丽,词作尤为人称道,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假金子才需要镀上真金来冒充,如果是真金就不需要再镀金了,在玉镜台前丢弃的脂粉水中,含有水银的深泉流淌,水银依然满满地积聚着。
释义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讽刺了社会上追求虚荣、以假乱真的现象,首句“假金方用真金镀”指出,只有假的金子才需要镀上真金来伪装成真,暗示那些内心空虚、缺乏真才实学的人才会通过外在的装饰来掩饰自己,次句“若是真金不镀金”则强调了真金不需要任何装饰,比喻真正有才华和品德的人不需要外在的包装,后两句“玉镜台前弃脂水,深泉流汞尚盈科”进一步用具体的意象来深化主题,玉镜台前的脂粉水暗示了女性的美丽和虚荣,而含有水银的深泉流淌不息,则象征着贪婪和虚伪的积累,即使被丢弃,其负面影响仍然深远。
赏析
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虚伪和社会的浮躁,韦庄通过对比真假金子的不同待遇,讽刺了那些追求表面光鲜、忽视内在修养的人,他也通过“玉镜台”和“深泉流汞”的意象,暗示了虚荣和贪婪的严重后果,整首诗语言流畅,寓意深刻,既具有讽刺意味,又富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对社会的虚伪和贪婪有着深刻的洞察和体验,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反思,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真诚和正直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也是对人性的一种深刻剖析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