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复世难迫旦暮,九州万国悬旂旄。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杂诗

况复世难迫旦暮,九州万国悬旂旄。出自哪首诗?

唐·杜甫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复世难迫旦暮,九州万国悬旂旄。

乾坤日夜浮,身世日萧条。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译文

(节选与关键词相关部分)

我常常想报答一饭之恩,更何况现在世道艰难,早晚战乱不断,九州万国都飘扬着不同的旗帜(意指天下大乱,各国纷争)。

释义

“况复世难迫旦暮,九州万国悬旂旄”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诗人杜甫在感叹自己身世飘零、壮志未酬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天下大乱,各国纷争不断,局势十分危急。

赏析

这两句诗是杜甫对自己身世和时局的深刻感慨,在诗中,杜甫先回顾了自己的坎坷经历,从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到后来的落魄失意,再到被朝廷征召却又未能施展抱负,最后只能四处漂泊,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发出了“况复世难迫旦暮,九州万国悬旂旄”的感慨,既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这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时局紧密结合的写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加深远的社会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杜甫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乱,对国家和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回顾自己的身世和经历,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他也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和平与稳定的渴望。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