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野旷人踪稀,云深山翠微。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藉草便成席,酌泉聊代壶。
日中始散策,月下归樵苏。
作者简介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好学不倦,颇有才名,曾得到梁武帝的赏识,任奉朝请,他的作品以小品文著称,如《与朱元思书》等,清新隽永,多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为六朝骈文名家,他也是一位史学家,著有《齐春秋》等史书。
译文
原野空旷,人迹罕至,云雾缭绕,山峦深邃青翠,鸟儿飞向屋檐上,云彩从窗户里飘出,就地铺草便成为坐席,舀取山泉就当作酒壶,太阳高升时才散去手杖,月亮升起时才背着柴火回家。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首联和颔联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空旷与幽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颈联“藉草便成席,酌泉聊代壶”则具体展现了诗人简朴而随性的生活方式,以草地为席,以山泉为酒,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尾联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悠闲与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生活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颈联“藉草便成席,酌泉聊代壶”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吴均生活在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吴均选择了隐居山林,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生活中所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简朴与自在,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中普遍存在的归隐思想和对自然美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