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虽然“善画如攻诗,意到即奇警”并非直接出自此诗,但此诗中的意境与“善画如攻诗,意到即奇警”所传达的艺术创作理念相契合,故以此诗为例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开成五年(840年)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底,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著有《长江集》。
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打扰,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释义
此诗描写了诗人访友未遇、空留怅惘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质朴简练,而又韵味深远,给人以幽美的艺术享受。
赏析
“善画如攻诗,意到即奇警”虽非直接出自本诗,但贾岛的这首诗却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艺术创作理念,诗中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和诗人的访友经历,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人以草径、荒园、池边树、月下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淡泊。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了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通过“宿”和“敲”两个动词的巧妙运用,将鸟儿和僧人的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同时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动感的画面。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官微职小,但他的学识颇为渊博,他酷爱写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甚至做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傻事。《题李凝幽居》便是他在一次寻访友人李凝未遇时,有感而发写下的,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失意和无奈。
虽然“善画如攻诗,意到即奇警”并非直接出自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但这首诗所体现的艺术创作理念和审美追求与这一说法相契合,通过对此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贾岛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