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都昔信美,旷迹今安求。的解释

诗词原文

登楼望水

名都昔信美,旷迹今安求。的解释

唐·韦应物

兹楼日登眺,流岁忽已周。

迥望浮云峻,高临沧海流。

名都昔信美,旷迹今安求。

惆怅落日晚,山川殊气秋。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晚年出任滁州、江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我常常登上这座楼阁远眺,时光匆匆,一年已经过去,远远望去,浮云高耸入云,我站在高处俯瞰着浩瀚的沧海,昔日繁华的名都确实美丽,但如今那些遗迹又在哪里寻求呢?夕阳西下,我满心惆怅,山川间弥漫着秋天的气息。

释义

兹楼日登眺:我常常登上这座楼阁远眺。

流岁忽已周:时光匆匆,一年已经过去。

迥望浮云峻:远远望去,浮云高耸入云。

高临沧海流:我站在高处俯瞰着浩瀚的沧海。

名都昔信美:昔日繁华的名都确实美丽。

旷迹今安求:但如今那些遗迹又在哪里寻求呢?

惆怅落日晚:夕阳西下,我满心惆怅。

山川殊气秋:山川间弥漫着秋天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是韦应物登高望远之作,通过描绘登高远望所见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诗中“名都昔信美,旷迹今安求”一句,尤为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难以寻觅旧迹的无奈与惆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失意后,曾一度辞官闲居,过着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这首诗很可能就是他在闲居期间,登上某座楼阁远眺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之作,诗人通过描绘眼前的自然景色,联想到往昔的繁华与今日的变迁,从而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与惆怅,这种对过去与现实的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