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因旷望去,乘风泛新秋。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将因旷望去,乘风泛新秋。上一句是什么?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将因旷望去,乘风泛新秋。

楼台接影连霄汉,珠翠排光入画堂。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通俗易懂,贴近民生,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文学和生活的热爱,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的诗篇。

译文

向东遥望海天一色,傍晚时分显得格外苍茫;山势连绵不断,河流宽广悠长,城中万家灯火闪烁,宛如点点繁星;银河倒映在江面上,仿佛一道明亮的流水,古木在微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晴天里的雨声;月光洒在平坦的沙地上,如同夏夜里的霜,我将因此开阔视野,乘着秋风在新秋时节泛舟,高楼台阁的影子与天空相接,珠宝的光芒映入华丽的画堂。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江楼上远眺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赏析

意境深远:诗人以“海天东望夕茫茫”开篇,营造出一种辽阔而苍茫的意境,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对比鲜明:诗中“灯火万家”与“星河一道”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城市的繁华,又突出了自然的宁静。

视听结合:“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两句,通过听觉(风声)和视觉(月光)的结合,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

情感升华:“将因旷望去,乘风泛新秋”两句,表达了诗人因美景而心胸开阔,渴望在新秋时节乘风泛舟的豪情壮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晚年时期所作,当时他或许正身处江楼之上,面对眼前的美景,心中涌起无限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晚年时期追求内心平静、向往自然生活的思想倾向。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