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自笑
唐·白居易
自笑鸠为巢,未了先白首。
朝眠因客起,夜坐为诗留。
风暖花枝活,雨余竹气柔。
西窗有书卷,闲坐即相求。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风光等多个领域,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自己嘲笑自己像斑鸠一样筑巢,事情还没做完就已经白了头,早晨因为客人的到来而起床,夜晚则因为写诗而久坐,风和日暖,花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雨后竹子的气息也变得柔和,西窗边摆放着书卷,闲暇时便去翻阅。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和自嘲,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首句“自笑鸠为巢,未了先白首”以斑鸠筑巢为喻,暗示自己一生忙碌却未能完全实现理想,已经老去,接下来的诗句则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与宁静,无论是因客而起还是为诗而留,都显得从容不迫,最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对书卷的喜爱,以及在闲暇时寻求精神寄托的情趣。
赏析
这首诗以自嘲开篇,却透露出一种豁达与淡泊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斑鸠筑巢的比喻,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他并没有沉溺于这种感慨之中,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诗中的自然景象如风和日暖、花枝活、竹气柔等,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与诗人的心境相得益彰,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此时的白居易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晚年退居洛阳香山寺,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这首诗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