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唐·贾岛
枯栋三两横,客来不敢留。
云深山色远,风静鸟声幽。
野径花争发,岩扉月自流。
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归舟。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贾长江”,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还俗后多次参加科举未中,曾任长江主簿等小官,贾岛的诗风清峭瘦硬,以苦吟著称,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他善于雕琢词句,刻意求工,作品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抒发凄苦之情。
译文
枯朽的树木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客人来了也不敢挽留,山中云雾缭绕,山色显得遥远而朦胧,风静了下来,鸟儿的叫声显得格外清幽,野间小路上,花儿竞相开放,岩石的缝隙中,月光静静地流淌,这里有着真正的意趣,何必还要询问归舟何时到来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清幽,以及他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陶醉,首联“枯栋三两横,客来不敢留”以枯朽的树木和不敢挽留的客人,暗示了山居生活的孤寂与冷清;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山色、鸟声、野径、岩扉等自然景物,展现了山居环境的美丽与和谐;尾联“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归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超脱世俗的心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中的自然景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超脱,诗中“枯栋三两横”一句,既写出了山居环境的荒凉,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坚韧;“云深山色远,风静鸟声幽”两句,则通过对比和烘托的手法,将山中的幽静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山居期间所作,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但山居生活却给了他精神上的慰藉和寄托,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物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满足,他也通过这首诗向世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