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孤自逐黄泉母,人老难当白玉鬟。的释义

诗词原文

思母

儿孤自逐黄泉母,人老难当白玉鬟。的释义

唐·李商隐

儿孤自逐黄泉母,人老难当白玉鬟。

风露凄凄秋景晚,梧桐叶落满长安。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我孤独地追寻着已逝的母亲,步入黄泉之路;而当我年老之时,却难以承受那象征青春的白玉发簪,秋风露水凄凉,秋天的景色已近尾声,长安城中的梧桐树叶纷纷飘落。

释义

首句“儿孤自逐黄泉母”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他仿佛独自一人追逐着母亲的亡灵,步入阴间,次句“人老难当白玉鬟”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感慨,白玉鬟象征着青春和美丽,但人老之后,这些都已经无法再拥有,后两句通过描绘秋景的凄凉和梧桐叶的飘落,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伤。

赏析

这首诗以深情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对年华老去的无奈感慨,首句直接点题,情感真挚而深沉;次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后两句则通过描绘秋景的凄凉和梧桐叶的飘落,将诗人的孤独和哀伤推向了高潮,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母亲去世后,深感孤独和哀伤而创作的,他通过描绘自己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年华老去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亲情的依恋,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商隐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寄托。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