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度梅关
宋·李九龄
行人莫便消魂去,
汉水秦云渐渺然。
双双抱子度梅关,
三妇空将二妇还。
作者简介
李九龄,唐代晚期至五代时期的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活跃于晚唐至五代初期,以诗文著称,他的作品多抒发旅途愁思、人生感慨,语言质朴而情感深沉,反映了晚唐五代时期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译文
行人啊,莫要轻易地就带着忧伤离去,
看那汉水与秦云,渐渐变得遥远模糊。
有人成双成对地抱着孩子渡过梅关,
而另外三位妇人,却只能带着其中两位返回。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行人在渡过梅关时的复杂情感,首句“行人莫便消魂去”劝慰行人不要过于悲伤,次句“汉水秦云渐渺然”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暗示了离别后的遥远与不可知,后两句“双双抱子度梅关,三妇空将二妇还”通过具体场景的对比,展现了离别与团聚的复杂情感,有的家庭得以完整团聚,而有的则只能部分成员归来,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梅关为背景,通过对比的手法,深刻揭示了离别与团聚的复杂情感,诗人以“双双抱子”与“三妇空将二妇还”的鲜明对比,展现了人生旅途中的幸福与遗憾,使读者在感受到离别之苦的同时,也体会到了生活的真实与无奈,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汉水秦云”,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使得整首诗既有深沉的情感,又有优美的画面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晚唐至五代时期的社会动荡有关,在那个时代,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诗人李九龄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目睹了无数家庭的离散与团聚,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无奈,于是写下了这首《度梅关》,通过描绘行人渡过梅关时的复杂情感,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和平与团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