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乐道吟》
朝代:宋代
作者:白玉蟾
平叔乐道玄又玄,奼女婴儿丹久熟。
铅汞交时神自凝,龙蛇动处火初伏。
黄芽白雪不难寻,达者须凭妙手斸。
若向人间争得失,只应回首望尘途。
作者简介
白玉蟾,南宋时期著名的道士、诗人、书画家,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原名葛长庚,字如晦、紫清,号海琼子、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等,他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后隐居武夷山修道,博洽群书,精研儒学、佛学及道学,尤擅丹法,被尊为道教南宗的实际创立者,白玉蟾的诗词作品丰富,风格独特,融合了道家、儒家、佛家的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内涵。
译文
平叔(指陈抟,宋代道士,号扶摇子,字图南,自号希夷先生)乐于追求道法的深奥与玄妙,他炼制的丹药(奼女婴儿,道教炼丹术语,象征阴阳交合,炼丹的关键)已经成熟了很久,当铅汞(炼丹原料,象征阴阳)相交时,心神自然凝聚,龙蛇(象征阴阳变化)活动时,火候初步得到控制,黄芽白雪(道教炼丹术语,指炼成的丹药)并不难寻找,通达道法的人需要凭借巧妙的手段去挖掘,如果向人间争名夺利,那么就应该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尘土之路,反思自己的追求是否偏离了道法的真谛。
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道教炼丹的过程和追求道法的境界,平叔作为道教的代表人物,他乐道玄妙,致力于炼丹修行,诗中通过“奼女婴儿”、“铅汞交”、“龙蛇动”等道教炼丹术语,形象地描绘了炼丹的过程和阴阳交合、火候控制的奥秘,诗人也表达了对道法真谛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道教炼丹为背景,融合了道家哲学和道教修行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道法真谛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将炼丹的过程和道法的境界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和对道法真谛的坚定信仰,整首诗意境深远,哲理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创作背景
白玉蟾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道士和诗人,他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对道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追求,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隐居武夷山修道期间创作的,通过描绘道教炼丹的过程和追求道法的境界,表达了他对道法真谛的坚定信仰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道教文化在南宋社会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