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客哀时双泪垂,饥寒老丑空皮骨。的释义

诗词原文

秦中吟·歌舞

词客哀时双泪垂,饥寒老丑空皮骨。的释义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惟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

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歌舞能几何,虚掷黄金买歌笑。

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坟上月。

词客哀时双泪垂,饥寒老丑空皮骨。

皇天道平人道偏,人道偏来天道焉。

周秦汉魏今何有,君不见,荒台古墓是平川。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秦中岁末大雪覆盖了整个京城,退朝后的达官显贵们穿着朱紫官服,他们富贵无忧,只关心修建宅第和游玩享乐,豪华马车和宾客络绎不绝,红烛映照下的歌舞楼中欢声笑语,在这繁华背后,却有人因欠租而被关进阌乡监狱,甚至冻死,诗人感叹,这些达官贵人们不知民间疾苦,只顾自己享乐,而那些词客们看到这些,只能哀时垂泪,自己也是饥寒交迫,老丑不堪,诗人认为皇天之道本应公平,但人道却有所偏私,他质疑这种不公何时能被天道纠正,诗人以历史变迁为例,指出无论多么辉煌的朝代,最终都会化为平川。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秦中(长安)的繁华与民间疾苦,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贫富悬殊,诗人对达官贵人的奢侈生活表示不满,对民间疾苦表示同情,诗人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将秦中的繁华与民间的苦难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批判力度,诗人通过描绘达官贵人的奢侈生活和民间百姓的悲惨处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贫富悬殊,诗人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在语言上,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易懂,具有鲜明的口语化特点,使得诗歌更加贴近人民,易于传播。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年-820年),当时白居易在长安任左拾遗,他通过观察和思考,深刻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贫富悬殊,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也体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