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雁翅湿犹高飞,百尺蛟龙堕网罟。的意思及出处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哀郢二首(其二)》,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胡雁翅湿犹高飞,百尺蛟龙堕网罟。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哀郢二首(其二)

宋·陆游

荆州十月早梅发,望断江南杳未还。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山。

胡雁翅湿犹高飞,百尺蛟龙堕网罟。

人生自古多遗恨,要离冢上生秋草。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荆州十月的时候早梅已经绽放,我望断江南却迟迟不见你还来。

你不需要为了挽留我而停留,皇恩浩荡只允许我住在三山。

胡雁翅膀虽湿但仍然奋力高飞,百尺长的蛟龙却不幸落入了渔网。

自古以来人生总是充满了遗憾,就像要离墓上长满了秋草一样。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早梅的绽放、胡雁的高飞与蛟龙的堕网,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也隐含了诗人对朝廷的失望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诗人的情感,首句“荆州十月早梅发”以早梅的绽放为引子,引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望断江南杳未还”一句,将诗人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后两句“胡雁翅湿犹高飞,百尺蛟龙堕网罟”则通过对比胡雁与蛟龙的命运,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预测,最后两句“人生自古多遗恨,要离冢上生秋草”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遗憾的感慨。

创作背景

陆游的《哀郢二首》是他在南宋时期创作的,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对金朝采取妥协政策,使得陆游等爱国诗人深感失望,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