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杳杳三十年,金铜仙人泪如雨。全诗是什么?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旌旗杳杳三十年,金铜仙人泪如雨。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唐·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旌旗杳杳三十年,金铜仙人泪如雨(注:此句在流传版本中略有不同,但意境相近,原诗中未直接出现此句,但可理解为对金铜仙人离别情感的描绘)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才华横溢,诗作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后人常将其与李白并称为“大小李”。

译文

(简化版,针对全诗大意)

茂陵的刘彻(汉武帝)已成秋风中的过客,夜晚还能听到他生前所骑之马的嘶鸣,但天明时却已不见踪迹,宫中画栏旁桂树依旧悬挂着秋日的香气,三十六宫早已长满青苔,魏国的官员们牵引着车驾指向千里之外的长安,东关外寒风刺骨,直射人的眼睛,金铜仙人在离别之际,只能望着汉月走出宫门,思念着汉武帝,清泪如铅水般流淌,衰落的兰花在咸阳道上送别客人,天如果有感情,也会因为悲伤而衰老,金铜仙人携盘独出,月色荒凉,渭城已远,波涛声也渐渐消失。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金铜仙人离开汉宫的情景,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盛衰难料的感慨,诗中“旌旗杳杳三十年”虽非原句,但可理解为金铜仙人见证了三十年的沧桑变迁,而“金铜仙人泪如雨”则形象地描绘了金铜仙人在离别时的悲伤情感。

赏析

本诗以金铜仙人的离别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构思,将历史与现实、神话与传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诗中既有对汉武帝时期繁华盛世的追忆,也有对金铜仙人离别时的深情描绘,充满了浓郁的感伤色彩,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等手法,如“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之间的对比。

创作背景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玄宗命人从长安宫中移走汉武帝所造的铜人,以充军费,李贺此诗即以此为背景创作而成,诗人通过描绘金铜仙人的离别情景,寄托了自己对唐朝由盛转衰的深深忧虑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得施展、命运多舛的无奈与悲叹。

需要注意的是,“旌旗杳杳三十年,金铜仙人泪如雨”并非李贺原诗中的直接表述,但通过对全诗的理解和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与这两句诗所描绘的场景是相吻合的。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