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杨柳枝词
唐·李商隐
两桁垂杨护九重,翠眉羞画旧隋宫。
玉沟晓滴梧桐雨,金殿秋生柏叶风。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两道垂杨守护着皇宫的九重门阙,那翠绿的柳条仿佛羞于描画旧时隋宫的蛾眉,清晨时分,玉沟中的水滴落在梧桐叶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秋风拂过金殿,带来了柏叶的气息。
释义
“两桁垂杨护九重”描绘了皇宫周围垂杨柳的茂密景象,象征着皇权的威严与庄重。“翠眉羞画旧隋宫”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垂柳比作羞涩的女子,不愿再去描画那旧日隋宫的蛾眉,暗含了对隋朝灭亡的感慨和对唐朝兴衰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以垂杨为引子,巧妙地勾画出了皇宫的庄严与神秘,首句“两桁垂杨护九重”不仅描绘了垂杨的茂密,更通过“护”字突出了其守护皇宫的职能,寓意着皇权的稳固与不可侵犯,次句“翠眉羞画旧隋宫”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垂柳赋予了情感,使其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对隋朝的灭亡表示了深深的感慨,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清晨的玉沟水滴和秋风中的金殿,进一步渲染了皇宫的幽静与庄严。
整首诗在描绘景象的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忧虑,通过垂杨这一意象,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唐朝兴衰的关切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晚唐时期创作的,当时唐朝已经走过了它的鼎盛时期,开始逐渐走向衰落,诗人通过对皇宫周围垂杨柳的描绘,以及对隋朝灭亡的感慨,表达了对唐朝兴衰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敏锐观察。
李商隐的这首《杨柳枝词》不仅是一首描绘皇宫景象的佳作,更是一首寓含深刻历史思考和现实忧虑的诗歌,通过巧妙的意象和拟人化的手法,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对唐朝兴衰的关切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