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头台安海
朝代:清代
作者:林则徐
苗栗山头台安海,西有舟鲛东有狼。
风高浪急难行路,独倚危栏望故乡。
作者简介
林则徐(1785年-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也因此成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译文
在苗栗的山头眺望安海,西面有像舟一样的大鲛鱼,东面则有凶猛的狼,风高浪急,道路难以行走,我独自倚靠在危险的栏杆上,望着遥远的故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苗栗山头眺望安海时的所见所感,西面的舟鲛和东面的狼,都是比喻性的意象,可能象征着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风高浪急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和行路的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独倚危栏,思念着遥远的故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环境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苗栗山头眺望安海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西有舟鲛东有狼”的比喻,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风高浪急难行路”也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和行路的艰难,为下文的“独倚危栏望故乡”做了铺垫,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环境的无奈和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林则徐被贬谪期间,林则徐因虎门销烟事件被道光帝革职,发往新疆伊犁充军,在贬谪途中,他可能经过苗栗山头,眺望安海,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诗中的“西有舟鲛东有狼”可能象征着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而“风高浪急难行路”则反映了诗人贬谪途中的艰辛和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独倚危栏,思念着遥远的故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的标题、作者和朝代是我根据关键词和题目要求生成的,但历史上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林则徐确实创作过这样一首诗,这首诗及其解析更多地是基于文学创作的需要和题目要求的虚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