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普庵真实要,同音异口赞吾皇。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普庵颂

唯有普庵真实要,同音异口赞吾皇。全诗是什么?

宋·释宗杲

万法皆从心地起,

唯有普庵真实要。

同音异口赞吾皇,

四海升平乐未央。

作者简介

释宗杲(1089年-1163年),字昙晦,号妙喜,南宋临济宗高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他自幼聪颖好学,后出家为僧,深研佛法,成为当时佛教界的重要人物,释宗杲不仅精通佛学,还擅长诗文,其作品多富含哲理,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世间万种法门皆源自内心,

唯有普庵禅法最为真实重要。

虽然口音各异,但都在赞美皇上,

四海之内,国家太平,欢乐无穷。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普庵禅法的推崇,认为它是世间万法的核心与真实所在,通过“同音异口赞吾皇”一句,展现了人们对国家的热爱与赞美,寓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首句“万法皆从心地起”强调了内心的重要性,认为一切法门的根源都在于人的内心,次句“唯有普庵真实要”则直接点明了普庵禅法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后两句则通过赞美皇上和描绘四海升平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宗杲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南宋时期,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释宗杲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渴望与追求,他也通过赞美普庵禅法,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追求真理的精神力量,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提到了“赞吾皇”,但这里的“吾皇”并非特指某一位皇帝,而是泛指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或政权,这首诗的主题并不局限于对某位皇帝的赞美,而是更广泛地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与祝福。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