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谷鸣归鹤,灵湫起应龙。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阴谷鸣归鹤,灵湫起应龙。全诗是什么?

题灵湫

唐·韦应物

阴谷鸣归鹤,灵湫起应龙。

铜符千骑去,石磴万重通。

日色云阴里,松声雨气中。

唯应清夜梦,长与故人同。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与王维、孟浩然等并称“王孟韦柳”,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阴深的山谷中传来归鹤的鸣叫,神秘的灵湫里跃起了应龙的身形,我手持铜符,率领着千骑人马离去,踏上那重重叠叠的石阶小径,日光隐没在云层的阴影里,松涛声中夹杂着雨的气息,只有在清静的夜晚梦中,我才能与故人长久地相聚。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一处幽静的山水之地时的情景,首联以“阴谷鸣归鹤,灵湫起应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山谷的幽静与神秘,归鹤的鸣叫和应龙的跃起,为全诗奠定了超凡脱俗的基调,颔联“铜符千骑去,石磴万重通”则转而写诗人自己,他手持铜符,率领人马离去,踏上重重石阶,暗示了诗人即将离开这片幽静之地,颈联“日色云阴里,松声雨气中”进一步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象,日光隐没,松涛声与雨的气息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氛围,尾联“唯应清夜梦,长与故人同”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之地的留恋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离开幽静山水之地时的复杂情感,首联的“阴谷”与“灵湫”为全诗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而归鹤的鸣叫和应龙的跃起则增添了超凡脱俗的色彩,颔联的“铜符千骑去”与“石磴万重通”则通过具体的行动和景象,暗示了诗人即将离开这片幽静之地,与前面的幽静神秘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的离别之情,颈联的“日色云阴里,松声雨气中”则进一步描绘了离别时的凄迷景象,为全诗增添了感伤色彩,尾联的“唯应清夜梦,长与故人同”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之地的留恋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深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离开一处幽静的山水之地时所作,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辞官闲居,寄情山水,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景象和表达自己对山水之地的留恋与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应物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独特风格和情感世界。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