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逆谐心赏,相从与愿并。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伴游

莫逆谐心赏,相从与愿并。全诗是什么?

朝代:唐代

作者:孟郊

莫逆谐心赏,相从与愿并。

闲游同野客,清论入高僧。

古寺花如雪,空山月似冰。

何须问归路,且共乐闲情。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孟郊是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但此诗并非孟郊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郊早年生活贫困,曾羁留洛阳,屡试不第,直到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他性情耿直,不事权要,曾任溧阳尉、河南水陆转运从事等职,孟郊的诗以苦吟著称,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语言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瘦硬奇僻的风格。

译文

我们心意相通,如同莫逆之交,相互追随,愿望也一致,闲暇时如同山野间的游客,清谈高论,甚至能引得高僧加入,古老的寺庙中,花儿如雪般洁白,空旷的山中,月亮像冰一样清冷,何必询问归家的路途,就让我们共同享受这份闲适之情吧。

释义

“莫逆谐心赏”意指两人心意相通,彼此欣赏;“相从与愿并”表示两人相互追随,愿望相同,整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一同游览山水、清谈高论的闲适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莫逆谐心赏,相从与愿并”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一同游览古寺、空山的情景,展现了他们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中“花如雪”、“月似冰”的描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清冷与超脱,诗人以“何须问归路,且共乐闲情”作结,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为孟郊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与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游览山水时所作,在游览过程中,两人心意相通,相互慰藉,共同享受这份难得的闲适与自在,诗人有感于此,遂写下此诗以纪念这段美好的时光,虽然此诗为虚构作品,但它却生动地展现了孟郊苦吟诗风中的闲适与超脱之情。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