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泉落涧流无声,东山西山横素屏。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寒泉落涧流无声,东山西山横素屏。全诗是什么?

题画山水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寒泉落涧流无声,东山西山横素屏。

孤舟行客归何处,远树斜阳入画屏。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清新脱俗,画则擅长竹石,书法则以隶、楷、行三体相融,独创一格,被誉为“板桥体”,其人格高尚,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

译文

寒冷的泉水从山涧落下,却听不到它的声音;东山和西山如同白色的屏风横亘在眼前,一叶孤舟载着行客,不知将归向何方;远处的树木和夕阳一同映入这如画的屏风之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首句“寒泉落涧流无声”以静写动,表现出泉水虽落却无声的幽静之美;次句“东山西山横素屏”则通过“横素屏”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山峦的连绵与洁白,后两句则通过孤舟、行客、远树、斜阳等元素,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空旷与寂寥。

赏析

这首诗是郑板桥题画之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一幅山水画卷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诗中“寒泉落涧流无声”一句,以静制动,巧妙地表现了山水的宁静与和谐;“东山西山横素屏”则通过比喻手法,将山峦比作屏风,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后两句则通过孤舟、行客等元素的描绘,进一步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郑板桥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观赏一幅山水画后所作,当时,他或许正沉浸在山水画的意境之中,被那宁静而深远的画面所打动,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意的题画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郑板桥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首诗也反映了郑板桥作为一位文人画家的独特审美视角和艺术追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