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田园寥落叹流年,从头理旧梦难圆。
流浪天涯歌未尽,悲鸣声中驾鹤还。
作者与朝代:
此诗题为《田园悲歌》,作者为明代文人李暮云,李暮云(生卒年不详),明代末年的一位隐士与诗人,生平多游历四方,以诗文抒怀,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对时局的忧虑,但传世作品不多。
作者简介:
李暮云生于明末乱世,早年曾有志于仕途,但因时局动荡,仕途不顺,遂转而寄情山水,以诗文为伴,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借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尽管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从其作品中仍能感受到他深沉的家国情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译文:
田园荒芜,感叹时光流逝,想要从头整理旧日的梦想却难以实现,漂泊天涯,歌声未歇,却在悲鸣声中如同驾鹤般离世。
释义:
首句“田园寥落叹流年”描绘了田园荒芜、时光流逝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无奈,次句“从头理旧梦难圆”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想要重拾旧梦却难以实现的遗憾,第三句“流浪天涯歌未尽”描绘了诗人漂泊天涯、歌声未歇的生活状态,暗示其内心的孤独与不屈,末句“悲鸣声中驾鹤还”则以驾鹤归西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死亡的淡然接受。
赏析:
此诗以田园为背景,通过描绘田园的荒芜与诗人的漂泊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诗中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与遗憾,也有对生命的淡然与超脱,诗人以驾鹤归西的意象作为结尾,既增添了诗作的神秘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死亡的坦然面对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末乱世,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诗人李暮云身处乱世之中,深感个人力量的渺小与无奈,遂以田园为背景,通过描绘田园的荒芜与个人的漂泊生活,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人也借此诗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不屈,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尽管时局艰难,但诗人仍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