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稚荷出沟港,芳杜满汀洲”的诗句,实际上出自南朝梁代诗人沈约的《酬谢宣城朓卧疾见寄》,下面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酬谢宣城朓卧疾见寄》
南朝·梁 沈约
卧疾同淮阳,宰邑旷琴樽。
庭芜生白露,园柳扫青轩。
稚荷出沟港,芳杜满汀洲。
傥有追风辔,飞腾及路尘。
作者及朝代
作者:沈约(441年-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武康)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出身江南大族,历仕宋、齐、梁三朝,在梁朝官至尚书令,封爵建昌县侯,卒谥隐,沈约学识渊博,精通音律,文学成就尤高,是“竟陵八友”之一,也是齐梁文坛的领袖人物。
朝代:南朝梁
作者简介
沈约是南朝文学的重要人物,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所建树,还参与了史书编纂和音韵学研究,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注重音韵和谐,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译文
我因病卧床如同淮阳侯,治理县邑却无暇抚琴饮酒,庭院中白露滋生杂草,园中的柳树也扫过了青色的轩窗,幼小的荷花从沟港中探出头来,芬芳的杜若长满了河滩和小洲,如果有追风的骏马,我愿与你一同飞腾,赶上你路上的尘土。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因病卧床,无法履行县令职责,也无法享受生活的闲适与乐趣,通过描绘庭院的荒凉景象和自然界的生机盎然,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病愈后能够重新投入生活和工作的渴望。
赏析
沈约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前两句直接点出卧病在床、无法理事的无奈;中间两句通过“庭芜”、“园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冷清的氛围;后两句则以“稚荷”、“芳杜”等充满生机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康复的期盼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体现了沈约高超的文学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沈约在谢朓(字宣城)因病卧床期间,为回应谢朓寄来的慰问信而作,谢朓是沈约的好友,也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当时,沈约也因病无法正常工作,两人在书信往来中相互慰藉,共同表达了对病痛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不仅体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面对疾病时的乐观态度和坚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