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汉昭回倬锦章,烂然衣被九天光。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霓裳中序第一

云汉昭回倬锦章,烂然衣被九天光。的意思及出处

宋·姜夔

亭皋正望极,乱落红莲归未得,中流瑟瑟航孤,记荷笠过垂杨,系马听风笛。

云汉昭回倬锦章,烂然衣被九天光,翩然欲下霓裳,似道羽衣翻绣斓,明眸转珠玑。

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锦纹,谁把香雪扫石路,月华冷浸万年枝。

作者及朝代

作者:姜夔(kuí)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多咏物之作,词风清空骚雅,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续书谱》等传世,姜夔一生未仕,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传世。

译文

在河边远望,红莲凋零,归期无望,河中孤舟漂泊,记得那时戴着斗笠穿过垂柳,系马在树下聆听风中的笛声,银河如织,闪耀着锦绣般的光芒,灿烂地照耀着九天之上,仿佛有仙子穿着霓裳羽衣,翩翩起舞,绣衣上的花纹如同翻飞的羽毛,明亮的眼睛转动着如同珠玑般闪耀,独自倚靠在十二栏杆上,望着春天,晴空碧绿,远接云锦般的云霞,是谁把香雪般的落花扫落在石路上,月光清冷地浸透着万年枝。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想象中的仙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云汉昭回倬锦章,烂然衣被九天光”两句,以银河的璀璨比喻天上的锦绣文章,形容其光芒照耀九天,既展现了宇宙的壮丽,也暗含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赏析

姜夔的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词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红莲、孤舟、垂柳、风笛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而“云汉昭回倬锦章,烂然衣被九天光”两句,则以其瑰丽的想象和宏大的气势,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之中,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既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也深化了词的主题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作于姜夔游历江湖、寄情山水之时,作为一位未仕的文人,姜夔一生漂泊不定,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却从未改变,在这首词中,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想象中的仙境,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词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反映了作者身处乱世、壮志难酬的境遇。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