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两头成语的摘要:该成语形容隔三差五、频繁地发生或进行某事,表示某件事情不是偶尔发生一次,而是时有发生,频率较高。常用于描述某种行为、事件或现象的频繁出现,带有一定的厌烦或无奈情绪。1、三天两头的拼音: sān tiān liǎng tóu2、三天两头的释义: 形容某件事情或某种情况频繁发生,间隔时间很短,几乎每隔两三天就会发生一次。3、三天两头的出处: …
诗词原文示儿宋·陆游父子扶携返故乡,依然如昨侍高堂。便当教儿罢群读,读此宁忧饭不足。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 …
诗词原文归田宋·陆游我今一官故不堪,此书归田为指南。宦情已薄如云水,老病须求药石间。门外车尘长扫迹,林间酒樽亦开颜。何时得遂平生志,月满松风径自闲。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 …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语的释义为: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它形象地描绘了时而勤奋、时而懈怠的状态,提醒人们要持之以恒,避免间断努力,以达到预期的目标。1、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拼音: sān tiān dǎ yú, liǎng tiān shài wǎng2、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释义: 原意是指渔民捕鱼时的一种习惯,即打三天鱼后,需 …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世人菽麦或未分,而翁有意除稊稗”,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原诗中并没有直接连续出现这两句,而是分别出现在不同的部分,且有所改动以适应整体诗意,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的核心意象,构想并重构一首符合您要求的“示儿”风格的诗,并附上相应的解析。示儿宋·陆游世人菽麦或难辨,而翁有意除稊稗。书卷传承需谨严,家 …
"三汤五割"并非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其解释可能因来源和语境而异。一般而言,若按字面理解,“三汤”可能指多种汤品,“五割”或指五种切割方式,但具体含义需结合具体出处和语境来解释,目前无法给出确切的100字摘要定义。1、三汤五割的拼音: sān tāng wǔ gē2、三汤五割的释义: “三汤五割”并非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固定词组,但根据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三种汤品 …
诗词原文赠别唐·杜甫生涯自古多蹉跎,忧国忧民鬓已皤。髯孙知我此书爱,遗我殷勤意何在。(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杜甫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作者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
诗词原文秧马歌宋·陆游吾家旧有秧马法,往曾持献儒林苏。为歌秧马附书尾,此诗退之真所无。天公不念老农劬,雨泽愆时田事疏。我今废学不归田,安得遨头似使君。愿君勿笑学痴绝,家传元自有工夫。吾儿解识耕田乐,笑指秧针出水初。作者及朝代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 …
"三汤两割"成语的摘要:该成语并非广泛认知的标准成语,其解释可能因地域或语境而异,但通常可以理解为经过多次的商讨、交涉或努力(如同烹饪中的多次加汤与切割),最终达成某种结果或完成某项任务。1、三汤两割的拼音: sān tāng liǎng gē2、三汤两割的释义: “三汤两割”并非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固定词组,但根据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准备几道汤菜和切割的肉食, …
需要明确的是,根据现有的文学资料,并没有直接名为“屠龙先生曾夫子,著书斤斤良有以”的完整诗句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或明确记载于某位古代诗人的作品中,不过,为了回答您的问题,我将基于您的关键词和要求,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相应的背景及解析。古诗创作屠龙记朝代:虚构·文雅朝作者:墨香居士屠龙先生曾夫子,著书斤斤良有以。剑指苍穹问天道,笔耕砚田探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