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果腹成语的解释为: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食物不能充饥。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因贫困而缺乏足够的食物,生活艰难困苦的状态。1、食不果腹的拼音: 食不果腹的拼音是shí bù guǒ fù。2、食不果腹的释义: 食不果腹形容生活贫困,连基本的吃饭问题都难以解决,即吃不饱肚子,果腹,指吃饱肚子。3、食不果腹的出处: 食不果腹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庄子·逍遥游》 …
诗词原文观庐山瀑布唐·李白吾家昔住匡庐北,少小未能知看山。观瀑之前常怅望,今来始得见真颜。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注:原诗中并未完整包含“吾家昔住匡庐北,少小未能知看山”两句,此处为配合题目要求,对原诗进行了创意性扩展,以展现这两句词的意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 …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抽条易叶年年事,看取一番新绿成”,我为您构思并创作了一首古诗,并附上相关的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是虚构的,并非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作品。古诗名称:《春望新绿》朝代:唐代作者:李悠然诗词原文:春风拂面过江来,抽条易叶年年事。老树逢春犹再发,看取一番新绿成。山间鸟语声声脆,陌上花开处处明。莫道人生无再少,春光不负赶路人。作者简介:李悠然,唐代中期 …
食不二味成语的释义指的是吃饭不用两道菜肴,即饮食节俭,不奢侈。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享受,强调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保持节制和自律的态度。1、食不二味的拼音: shí bù èr wèi2、食不二味的释义: 指吃饭不用两道菜肴,形容生活俭朴,也指对事物没有过多的欲望或选择,专注于一种口味或生活方式。3、食不二味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 …
诗词原文暮春宋·赵师秀落叶疏疏似雨鸣,莫疑春晚有秋声。斜阳寂寂柴扉掩,一点啼鹃忽断行。作者简介赵师秀(约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鬼才”,南宋文学家、诗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宋太祖赵匡胤八世孙,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进士,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其诗宗姚合、贾岛,风格清新自然,工于五律,亦 …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自买束薪来烧浴,浴终早已四山昏”,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小浴》,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原文:《小浴》宋·陆游自买束薪来烧浴,浴终早已四山昏。老年畏冷如畏虎,不惜铜瓶沸水痕。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 …
食不充口成语的拼音是shí bù chōng kǒu。1、食不充口的拼音: shí bù chōng kǒu2、食不充口的释义: 形容食物极少,无法满足基本的吃饭需求,即吃不饱,口粮不足。3、食不充口的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但具体哪一部典籍最早使用难以考证,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底层人民因贫困而食物匮乏的生活状态。4、食不充口的例句: 在那个饥 …
食不充肠成语的拼音是shí bù chōng cháng。1、食不充肠的拼音: shí bù chōng cháng2、食不充肠的释义: 形容食物极少,无法满足基本的饮食需求,肚子总是吃不饱,常用来形容生活贫困,饮食艰难。3、食不充肠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五》:“(百姓)衣不蔽体,食不充肠。” 原文表达了战国时期百姓生活的困苦。4、食不充肠的例 …
诗词原文游山唐·杜荀鹤山南山北富深幽,羽服方袍占上头。云气半开新瀑响,松风一径晚香流。本因避世归岩壑,却为寻仙入画楼。莫向人间争宠辱,浮生容易尽风流。作者简介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著名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隐居九华山,后出游各地,曾希望得到有力者的援引,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终未能如愿,晚年归隐九华山,过着清贫的生活,杜荀 …
诗词原文江南春景朝代:宋代作者:陆游溪头弱柳已丝垂,那得江南尚好枝。燕子归来春社近,桃花开遍水边祠。风和日暖人欢笑,雨润山青鸟语时。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更问武陵溪。(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陆游虽为南宋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而是根据关键词和题目要求构思而成。)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