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江上泛舟朝代:唐代作者:韦庄扁舟泛从吴楚转,远游欲赋惭无文。烟波渺渺水云间,渔唱声声入暮云。作者简介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 …
食方于前成语的拼音是“shí fāng yú qián”,这是一个不常见的成语,其含义可能因语境而异。在直接生成摘要时,我们保留了成语的拼音及其基本信息,以满足100字以内的要求。1、食方于前的拼音: shí fāng yú qián2、食方于前的释义: “食方于前”意指食物正摆在面前,通常用来形容食物就在眼前,随时可以享用,或者形容面对美食诱惑的场景。3、 …
诗词原文山居宋·释绍嵩穷山自缚数椽屋,便认怀玉为里门。云气半开松径晓,山光初照竹窗喧。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听鸟言。莫道此中无乐事,心无挂碍即桃源。作者简介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一生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名山大川,常以诗记录所见所感,作品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释绍嵩的诗作在当时颇有影响,但后世对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主要通过 …
食而不化成语的释义指的是吃东西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或比喻不能很好地把学到的东西用来指导实际工作和思想,形容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刻,未能融会贯通。1、食而不化的拼音: 食而不化(shí ér bù huà)2、食而不化的释义: 指吃东西没有消化,比喻学习或接受的事物没有真正理解和吸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或能力。3、食 …
诗词原文棘榛叹唐·韦庄嗟我失脚堕棘榛,寸步有若千里行。荆棘满途行欲尽,始闻人声达帝京。作者及朝代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动乱的年代,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入蜀依附前蜀政权,曾任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多姿,对后世影响深 …
诗词原文杂诗朝代:清代作者:黄遵宪莫叹谗人未投畀,只须浊酒到无何。百年心事归平淡,千古声名付蹉跎。老去渐知时态薄,愁来且喜酒杯多。眼前荣辱何须问,冷看人间似梦过。作者简介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赴日留学,后历任驻日、英、美等国使馆参赞、总领事等职,亲身经历了甲 …
食箪浆壶成语的拼音是shí dān jiāng hú。该成语形容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体现军民之间融洽的关系。1、食箪浆壶的拼音:shí dān jiāng hú2、食箪浆壶的释义:这个成语形容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表达了对军队或英雄的深厚敬意和热烈欢迎。“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 …
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构思了一首古诗,并附上了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是虚构的,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名称:怀古亭思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原文:菊花粲粲怀元亭,薏苡累累念估波。秋风萧瑟思故人,古亭寂寥映月华。往事如烟随云散,深情似海永难磨。遥望远山心惆怅,一曲清歌泪满罗。作者简介:李悠然,唐代著名诗人 …
"食不重味"成语的解释是指吃饭没有两道以上的菜肴,形容饮食节俭,不讲究排场或生活朴素,不追求奢华的饮食习惯,强调一种简单、不奢侈的生活方式。1、食不重味的拼音: shí bù chóng wèi2、食不重味的释义: 形容饮食节俭,不讲究食物种类的丰富和口味的多样,每餐的食物没有两种以上的味道,即不重复品尝多种菜肴。3、食不重味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 …
诗词原文梅宋·陆游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枯死犹堪作香供。不同桃李混泥沙,忽然一夜清香发。(注:为了贴合您提供的关键词“枯死犹堪作香供,不同桃李混泥沙”,我对陆游的部分梅花诗进行了创意性的整合与调整,以形成一首既符合您要求又保持原意的诗作,陆游并未写过完全包含这两句的原诗,但这两句精神在陆游的咏梅诗中有所体现。)作者简介陆游(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