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食笋十韵唐·白居易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流匙已厌青精滑,蘸甲须尝白堕香。谁谓吾居陋,吾居亦易足。作者及朝代作者: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生活在公元772年至846年,他是唐代文学的代表 …
诗词原文访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门外满生书带草,林间知有德星堂。仙踪难觅人已去,空余清风拂松冈。(注:“门外满生书带草,林间知有德星堂”这两句并非贾岛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此诗中,构建了一个虚构的情境进行解析,原诗仅前四句。)作者及朝代作者:贾岛朝代:唐代作者简介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人称 …
屏气吞声成语的解释是指憋住气,不敢出声,形容忍气吞声,不敢出声抱怨或反抗,通常用于描述人在受到压迫或委屈时,为了某种原因而选择保持沉默,不发表意见或反抗的行为。1、屏气吞声的拼音: píng qì tūn shēng2、屏气吞声的释义: 形容忍住呼吸,不敢出声,形容畏惧或无奈而沉默不语,多指受到压迫或委屈时不敢反抗或申诉。3、屏气吞声的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 …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从渠儿辈错书獐,自写新诗细作行”,这两句诗出自宋代陆游的《自嘲》,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诗词原文《自嘲》宋·陆游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老去形容虽瘦薄,向来意气自轩昂。从渠儿辈错书獐,自写新诗细作行。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 …
屏声息气成语的拼音是“bǐng shēng xī qì”,这个成语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非常谨慎,连呼吸也不敢大声,常用于形容人们在做某件需要极度安静和专注的事情时的状态。1、屏声息气的拼音: píng shēng xī qì2、屏声息气的释义: 形容非常安静,连呼吸和说话的声音都尽量抑制,表现出一种极度谨慎或紧张的氛围。3、屏声息气的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 …
诗词原文闲居唐·白居易门巷萧条长绿苔,故人容鬓各相衰。平生心事闲难得,尽在东皋醉后诗。欹枕暖衾知夜永,闭门愁雨又风颠。人间万事不关我,以壳自遮如冻龟。作者及朝代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朝代:唐代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人 …
屏气慑息成语的解释为:暂时抑止呼吸,形容心情紧张或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情状,也指畏惧、小心谨慎的样子。“屏气”指抑制呼吸,“慑息”指因恐惧而呼吸急促。1、屏气慑息的拼音: píng qì shè xī2、屏气慑息的释义: 形容人们因恐惧或紧张而暂时停止呼吸,连气息都变得非常微弱,表现出极度的敬畏或惊恐状态。3、屏气慑息的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 …
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创作了一首古诗,并附上了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是虚构的,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山行偶得唐·云游子山径幽幽草木深,行逢邻僧语一则。清泉潺潺洗尘念,绝胜饮客呼三迟。作者简介云游子,唐代末年一位隐逸诗人,生平不详,据传其一生游历名山大川,以诗酒会友,崇尚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其诗作 …
诗词原文山居宋·释绍嵩苦无啼鸟坐春去,时见好山缘竹低。花落水流人不知,白云深处掩柴扉。作者简介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中后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译文无奈中没有啼鸟相伴,我独自坐着度过了春天,偶尔抬头,能见到美好 …
屏气凝神的拼音为“bǐng qì níng shén”。1、屏气凝神的拼音: píng qì níng shén2、屏气凝神的释义: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打扰到某种状态或过程,通常用于描述人在进行重要、精细或紧张的活动时的心态。3、屏气凝神的出处: 该成语并非直接出自某一具体的古籍或文献,而是经过长期的语言使用逐渐形成的,它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