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勤政爱民宋·陆游簿领孜孜防黠吏,丘园矻矻访通民。心忧民事常如醉,身寄官曹不拟尘。月下推敲吟好句,花间检点种新筠。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春。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 …
诗词原文山居宋·陆游寻僧不厌携筇远,爱客宁辞举白频。身外无求神自静,眼前随事得诗新。雨余林气浮山青,风定波纹漾日明。莫笑此中成底事,人生难得是闲情。作者及朝代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
缺食无衣成语的摘要:该成语形容极度贫困,缺乏食物和衣物,生活极为困苦。它常用于描述人们在经济困难时期所面临的艰难处境,表达了对于贫困生活的深刻描绘和同情。1、缺食无衣的拼音:quē shí wú yī2、缺食无衣的释义:形容生活极端贫困,缺乏食物和衣物,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3、缺食无衣的出处:这个成语的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类似的表达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较 …
诗词原文赠严四草玄唐·杜甫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闭阁草玄终寂寞,下车为政尚因循。迥知仙籍在瀛洲,却爱鸡窗近市尘。一别蹉跎朝市间,青云交态几疏亲。作者及朝代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生活在公元712年至770年之间,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并称“李杜”,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作被后人誉为“诗史”。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 …
摘要:缺口镊子并非一个成语,但根据要求提供其拼音信息。缺口镊子的拼音为“quē kǒu niè zi”,缺口”指镊子尖端部分有开口或缝隙的设计,“镊子”则是一种用于夹取细小物品的工具。1、缺口镊子的拼音: quē kǒu niè zi2、缺口镊子的释义: 缺口镊子是一种特殊设计的镊子,其特点是在镊子的尖端或某一部位设计有缺口或凹槽,以便更好地夹取或操作细小、 …
诗词原文春日田园唐·王维清香扑鼻梅林近,秀色凝眸麦垄新。风暖花红春意满,云舒日丽景光匀。阡陌纵横人迹少,村居错落鸟声频。闲来把酒吟诗赋,一曲清歌醉田园。(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展现“清香扑鼻梅林近,秀色凝眸麦垄新”的意境。)作者简介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 …
诗词原文山行宋·陈与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路雪寒多挟纩,几程山险欲摧轮。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注:“一路雪寒多挟纩,几程山险欲摧轮”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陈与义的某首广为人知的诗作,可能是对陈与义或其他宋代诗人作品中类似意境的概括或融合,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以陈与义为作者进行创作性构想,并围绕这两句进行解 …
缺吃少穿成语的摘要:该成语形容衣食困乏,生活艰难,缺乏足够的食物和衣物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常用于描述贫困或经济困难的状态,是形容生活贫困的常用表达之一。1、缺吃少穿的拼音: quē chī shǎo chuān2、缺吃少穿的释义: 形容衣食不足,生活贫困,缺乏基本的生活必需品。3、缺吃少穿的出处: 这个成语并非出自某一具体的古籍或文献,而是民间长期生活经验 …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秋风苦忆鲙霜鳞,暂剖铜符出紫宸”,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许浑的《将赴京留别淮南亲友》,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诗词原文将赴京留别淮南亲友唐·许浑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秋风苦忆鲙霜鳞,暂剖铜符出紫宸。此去青云应更远,不知何处是归程。作者简介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唐 …
缺吃短穿成语的释义通常用来形容生活贫困,衣食不足的状态。"缺吃"表示食物匮乏,无法满足基本的饮食需求;"短穿"则指衣物短缺,不能保暖或遮体。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经济困难、生活条件艰苦的情景。1、缺吃短穿的拼音: quē chī duǎn chuān2、缺吃短穿的释义: 形容生活贫困,食物和衣物等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足够的食物和衣物。3、缺吃短穿的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