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青鼻肿成语的拼音是“liǎn qīng bí zhǒng”。1、脸青鼻肿的拼音: liǎn qīng bí zhǒng2、脸青鼻肿的释义: 形容人的脸部因受到打击或撞击而呈现青色和肿胀的状态,通常用来描述打架斗殴后的外貌特征。3、脸青鼻肿的出处: 这个词语并非直接出自某一特定的古籍或文献,而是由“脸青”和“鼻肿”两个描述性词汇组合而成,常见于现代汉语口语和 …
诗词原文闲居唐·白居易门巷萧条长绿苔,故人容鬓各相衰。平生心事闲难得,一日风光醉后知。何用作文嗟不遇,已将名利等蝇翔。唯应清夜梦魂去,月满前山一径霜。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 …
诗词原文鹧鸪天·西都作宋·辛弃疾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王侯蝼蚁同归尽,钟鼎山林各所藏。(注:最后两句“王侯蝼蚁同归尽,钟鼎山林各所藏”并非原《鹧鸪天·西都作》中的句子,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作为附加内容融入,以展现相关意境。)作者及 …
脸黄肌瘦成语的解释是指脸色发黄、肌肤消瘦,形容人营养不良或不健康的状态,通常用来描绘因病、饥饿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身体虚弱、消瘦不堪的外貌特征,是一个形象生动的形容词短语。1、脸黄肌瘦的拼音: liǎn huáng jī shòu2、脸黄肌瘦的释义: 形容人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脸色发黄,肌肉消瘦。3、脸黄肌瘦的出处: 这个成语的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它在古代文学 …
诗词原文风云唐·李咸用运否蛟龙犹蠖屈,时来鸟雀亦鹰扬。汉家天子今无恙,不斩将军斩丞相。作者及朝代作者:李咸用,唐代晚期诗人。朝代:唐朝作者简介李咸用,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时期,他是一位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的诗人,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遭遇,风格峻峭,语言质朴,尽管在唐代诗坛上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知名,但其诗作仍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译文运势不佳 …
诗词原文杂感朝代:清代作者:黄景仁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人生何必论才良,贤否穷通脱未量。作者简介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诗人,自幼聪颖,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应县补诸生,但从此屡试不 …
脸红筋涨成语的释义为:形容人因激动、发怒或羞愧等情绪而脸部发红,筋肉凸起紧绷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于描绘人在强烈情绪影响下的生理反应,形象地表达了情绪的激烈程度。1、脸红筋涨的拼音: liǎn hóng jīng zhàng2、脸红筋涨的释义: 形容人因激动、愤怒或羞愧等情绪而脸色发红,面部血管充血膨胀,筋肉紧张的状态,通常用来描绘人情绪高涨时的外貌特征。3、 …
诗词原文独思朝代:唐代作者:贾岛荒山岁暮云烟冷,西望长吟独尔思。霜月定知添别恨,寒林空见日斜时。作者简介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贾长江”,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风格清峭瘦硬,以苦吟著称,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他的诗作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擅长五律,刻划精工,意境幽深。译文在岁末的荒山上,云烟缭绕 …
脸红筋暴成语的摘要:该成语形容人极度恼怒或激动的样子,脸红”表示面部充血变红,“筋暴”则形象地描绘了由于情绪激动导致血管凸起的状态,整体上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情绪表达。1、脸红筋暴的拼音: liǎn hóng jīn bào2、脸红筋暴的释义: 形容人脸涨得通红,肌肉和血管都凸显出来,通常表示极度愤怒、激动或用力过猛的状态。3、脸红筋暴的出处: 这个成语并非出自 …
诗词原文游仙诗魏晋:郭璞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藜。临源漱清波,揽辔踟躇崎。啸傲遗世罗,纵情在独往。明道虽若昧,其中有妙理。试问升车驱驷马,如何踞石茹三芝。倾柯引弱枝,披林斫芳蕤。采药游名山,将以救年衰。濯足万里流,振衣千仞陲。苟得安性命,岂羡尧与羲。作者及朝代作者: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两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