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郊园独步宋·释绍嵩远屏郊园谁复过,支筇立到暮钟时。寒烟淡淡迷衰草,落日亭亭照古祠。野旷人稀行路苦,风高木落岁华迟。独怜憔悴凋零客,吟断孤灯不自知。作者简介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反映僧侣生活的清苦与对世事的淡然态度,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常寓含哲理,对后世 …
最新内容
屏气敛息成语的解释为:抑制呼吸,连气息也变得小心翼翼,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也形容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连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生怕打扰到某种状态或情境,通常用于形容人在紧张、肃穆或专注时的状态。1、屏气敛息的拼音: píng qì liǎn xī2、屏气敛息的释义: 指抑制呼吸,连气息也小心收敛,形容非常谨慎畏惧或紧张的样子,屏,指抑制、忍住;气,指呼吸;敛 …
诗词原文句何事区区汉天子,种桃辛苦求长年。作者:李贺朝代:唐代作者简介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817年,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常描绘出光怪陆离、阴森诡异的画面,语言瑰丽奇特,情感深沉激越,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译文为什么汉代的皇帝如此渺小 …
诗词原文游金山寺宋·苏轼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与江山相发挥。扁舟乘兴入江南,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蜀客无根居此地。与君皆丙子,各已三万日。一日各一千,作年得三岁。是时风物正凄凉,黄芦苦竹绕宅生。长江夜送潮来信,西山晓起云作堆。人间万事愈堪怜,此地当时亦偶然。君看逝水东流去,今古长如白露前。作者及朝代苏轼(1037年1月8 …
凭虚公子成语的摘要:凭虚公子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凭空捏造事实、虚构情节或者夸大其词的人。这个成语带有贬义,暗示说话者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常常用来批评那些不负责任、喜欢说谎或者夸大事实的人。1、凭虚公子的拼音: píng xū gōng zǐ2、凭虚公子的释义: 凭虚公子通常指一个虚构的、超凡脱俗的人物形象,常用来形容那些喜好幻想、不拘泥于现实、具有超 …
诗词原文邺城唐·李商隐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谁教晋鼎判东西,却愧秦城限南北。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代,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文学成就颇高,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其诗作构思 …
凭轼旁观成语的释义为:形容不深入调查研究,只凭主观想象来判断事情或看别人处理问题,有贬义。“凭轼”指靠着车前扶手,“旁观”指在一旁观看,整体意思即指不参与其事,只在一旁观看并做出判断。1、凭轼旁观的拼音: píng shì páng guān2、凭轼旁观的释义: 凭轼旁观原指坐在车轼上旁观,形容不参与其事,只在一旁观看,现多指不置身其中,只在一旁观看事情的发 …
诗词原文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中原别后无消息,闻说胡尘因感昔。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中原别后无消息,闻说胡尘因感昔”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王维的某一完整流传作品,而是根据王维的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为解析需要而构造的组合句,意在体现其对中原战乱、故人消息的关切与怀念,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构造情境进行。)作者简介 …
诗词原文关中行唐·王维关中日月空千古,花下山川长一身。古道悠悠通远路,长风瑟瑟入寒林。孤城遥望青云外,野老闲居白草深。回首故园何处是,心随明月到天涯。(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王维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作者简介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 …
诗词原文山中隐者唐·杜荀鹤草堂无物伴君闲,惟有幽花野草间。一径竹阴云满地,半窗花影月当关。山居不记年深浅,水宿频经路险艰。那知平地有青云,只属寻常避世人。作者简介杜荀鹤,晚唐著名诗人,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隐居庐山、九华山等地,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对晚唐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